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历年真题 >

2012年4月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心理学(B级)

2013-05-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第一考试网

  四川省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教育心理学(B级)试卷 #

  (课程代码66604)

#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是【】 #

  A.夸美纽斯 #

  B.维果斯基 #

  C.卡普杰列夫 #

  D.赫尔巴特 #

  2.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乌申斯基 #

  B.皮亚杰

#

  C.维果茨基 #

  D.鲁利亚

#

  3.操作性条件发射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 #

  A.巴甫洛夫

#

  B.桑代克 #

  C.华生

#

  D.斯金纳

#

  4.布鲁纳提出的新知识学习过程不包括【】 #

  A.知识的获得

#

  B.知识的转化

#

  C.知识的评价

#

  D.知识的运用 #

  5.先行组织者包括两种类型,分别是说明性组织者和【】 #

  A.概括性组织者 #

  B.比较性组织眷

#

  C.论证性组织者 #

  D.提纲性组织者 #

  6.结构一定向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潘菽

#

  B.朱智贤 #

  C.冯忠良

#

  D.陈鹤琴 #

  7.提出开放课堂教学模式的心理学家是【】 #

  A.罗杰斯

#

  B.马斯洛 #

  C.罗洛•梅

#

  D.韦伯

#

  8.知识应用的过程不包括【】

#

  A.审题 #

  B.比较 #

  C.解析

#

  D.类化

#

  9.问题解决过程中,寻求解答的一般途径包括算法式和【】 #

  A.启发式 #

  B.提取式 #

  C.分析式

#

  D.综合式 #

  10.元认知研究的代表人物是【】

#

  A.加涅 #

  B.霍尔 #

  C.维果斯基 #

  D.弗拉维尔 #

  11.提出知觉一动作技能的三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克拉蒂

#

  B.辛普森

#

  C.蔡斯 #

  D.维尔福德 #

  12.动作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是【】 #

  A.认知阶段

#

  B.练习阶段 #

  C.联系形成阶段

#

  D.自动化阶段

#

  13.迁移的格式塔关系转换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贾德

#

  B.苛勒 #

  C.里德

#

  D.罗斯

#

  14.提出“应用智力”培养方案的心理学家是【】

#

  A.斯皮尔曼 #

  B.推孟 #

  C.加德纳 #

  D.斯腾伯格 #

  15.运用“对偶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

  B.奥斯古德

#

  C.柯尔伯格

#

  D.维果茨基

#

  16.在下列矫正学生不良心理与行为的方法中,不属于行为主义方法的是【】 #

  A.代币奖励法 #

  B.行为塑造法 #

  C.代币迁移法 #

  D.系统脱敏法

#

  17.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学生课堂学习动机不包括【】 #

  A.认知内驱力 #

  B.情感内驱力

#

  C.自我提高内驱力

#

  D.附属内驱力 #

  18.焦虑的基本成分不包括【】

#

  A.认知成分

#

  B.情感成分 #

  C.生理成分

#

  D.行为成分 #

  19.发现教师的积极期待对学生具有正向引导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

  B.柯尔伯格 #

#p#分页标题#e#

  C.罗杰斯 #

  D.罗斯塔尔

#

  20.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最后阶段是形成【】

#

  A.角色认知 #

  B.角色认同

#

  C.角色信念

#

  D.角色扮演 #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

  21.皮亚杰认为,影响和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

#

  A.成熟 #

  B.物理因素 #

  C.社会因素 #

  D.平衡化 #

  E.遗传

#

  22.班杜拉认为,模仿的形式包括【】 #

  A.直接模仿 #

  B.间接模仿

#

  C.综合模仿

#

  D.象征模仿

#

  E.抽象模仿象征模仿 #

  23.构成大多数概念的基本要素包括【】

#

  A.内涵 #

  B.名称

#

  C.例子

#

  D.属性

#

  E.定义

#

  24.元认知结构包括【】 #

  A.元认知知识

#

  B.元认知计划

#

  C.元认知体验

#

  D.元认知调节

#

  E.元认知监控 #

  25.吉尔福特指出,可以作为评价创造性思维水平指标的是思维的【】

#

  A.流畅性 #

  B.稳定性 #

  C.变通性

#

  D.新异性

#

  E.包容性 #

  三、名词解释题

#

  26.观察学习 #

  27.程序性知识

#

  28.问题解决

#

  29.学习策略 #

  30.迁移的概括说 #

  四、简答题

#

  31.简述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条件及其功能。

#

  32.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于促进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的观点。33.简述对感性知识进行直观教学的主要方法。

#

  34.简述国外培养元认知的主要方式。

#

  35.简述智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

  五、论述题 #

  36.试述布鲁纳关于发现法教学模式的主要观点。

#

  37.结合实际,分析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并谈谈品德不良的矫正与教育措施。

#

  一、单项选择题

#

  1.【A】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

#

  2.【C】解析: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

#

  3.【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创立了操作性条件发射学习理论。 #

  4.【D】解析: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新知识学习过程包括1.新知识的获得、2.知识的转化、3.评价。

#

  5.【B】解析:先行组织者包括说明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种类型。

#

  6.【C】解析: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结构一定向教学理论。 #

  7.【D】解析:韦伯提出开放课堂教学模式。 #

  8.【B】解析:知识的应用主要经历了审题、联想、解析和类化四个基本环节。 #

  9.【A】解析:寻求解答的一般途径包括算法式和启发式。 #

  10.【D】解析:元认知研究的代表人物是弗拉维尔,他认为元认知就是主题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

#

  11.【A】解析:克拉蒂于1964年提出一动作技能的三层次理论。

#

  12.【C】解析: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自动化阶段。

#

  13.【B】解析:迁移的格式塔关系转换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苛勒。 #

  14.【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应用智力”培养方案。 #

  15.【A】解析:运用“对偶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

  16.【D】解析:矫正学生不良心理与行为的方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代币迁移法。#p#分页标题#e#

#

  17.【B】解析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学生课堂学习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

  18.【B】解析.焦虑的基本成分包括认知成分,生理成分、行为成分。 #

  19.【D】解析:心理学家罗斯塔尔发现教师的积极期待对学生具有正向引导作用。

#

  20.【C】解析: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最后阶段是形成角色信念。 #

  二、多项选择题 #

  21.【ABCD】解析:皮亚杰认为,影响和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成熟、物理因素、社会因素、平衡化。

#

  22.【ACDE】解析:班杜拉认为模仿的形式包括直接模仿、综合模仿、象征模仿、抽象模仿。

#

  23.【BCDE】解析:构成大多数概念的基本要素包括名称、例子、属性、定义。

#

  24.【ACE】解析:元认知结构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

  25.【ACD】解析:吉尔福特指出可以作为评价创造性思维水平指标的是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包容性。 #

  三、名词解释题

#

  26.观察学习: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即可获得的学习。在某些情境下,只根据观察别人的直接经验的后果,就可以在间接中学到某种行为。也称“替代学习”。 #

  27.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

  28.问题解决: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过去所学原理的简单运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当常规或自动化的反应不适用当前的情境时,问题解决就发生了。在问题解决中,需要把简单原理重新组合,以适用于当前情境。 #

  29.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布鲁纳提出的。有观点认为,学习的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第二种观点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许多学者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和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

  30.概括说:贾德“水下击靶”实验。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学习者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越大。 #

  四、简答题

#

  31.答:效能期待:即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

#

  (1)培养自我效能感的途径: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语言说服、情绪和生理状态。(2)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

  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②影响人们在困难任务前的态度;③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及习得行为的表现;④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

  32.答: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

#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

  (2)让学生观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

#

  (3)让学生身处在一个和谐、融合、被人关爱和理解的氛围。 #

  (4)强调要注重从做中学。 #

  33.答:一是注意言语与直观相结合;二是注意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关系;三是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四是加强对直观对象的分析、综合、组织和系统化。 #

  34.答:国外元认知培养的主要方式:自由放任式、直接传授式、元记忆获得程序模式、波利亚的启发式自我提问法。

#

  35.答:

#

  (1)提高认识,积极促进个体智力的发展。 #

  (2)通过教学活动发展个体的智力。

#

  (3)创设智力发展的情境,组织学生多参加科技和课外活动。

#

  (4)注意根据智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发展。

#

  五、论述题 #

  36.答:发现法教学模式:

#

  ①特点:教学是围绕一个问题情境展开;教学中以学生的发现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其最大优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p#分页标题#e#

#

  ②教师的任务:a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b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求知欲;c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有经验的联系;d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e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启发学生进行对比。 #

  37.答:(一)品德不良的原因:

#

  (1)客观原因:①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②家庭教育不当,③学习教育的失误。 #

  (2)主观原因: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②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③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

#

  (二)矫正和教育 #

  (1)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情绪障碍。品德不良的学生常受成人和教师的斥责、惩罚和同学的耻笑和歧视,常常比较心虚、敏感,常以沉默、回避、怀疑或粗暴无礼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同学。因此教师应设法改善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

  (2)提高道德认识,消除意义障碍。中小学生受认识水平所限,往往会按似是而非的理解来领会道德要求,但不一定立刻接受它们,甚至于拒绝这些道德要求,可以通过启发、讨论使青少年学会分辨是非、好坏、美丑,重新激起上进心。

#

  (3)锻炼学生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消除习惯惰性障碍。青少年产生不良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意志力薄弱造成的。因此,在矫正初期,加强管理、切断不良诱因是必需的。 #

  (4)发现积极因素,多方法协同进行,促进转化。善于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择善去恶,使其自身逐渐增长起克服缺点或错误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这是最有效的教育措施。 #

责编:小鱼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