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2019考研政治马原之哲学核心考点

2018-02-06 来源:未知 作者:onekao
2019考研政治马原之哲学核心考点
 
 2019考研政治马原之哲学核心考点2
 
  11,规律及其客观性。本质和现象(三)★★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活动却受规律的支配。
 
  (1)本质: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2)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也表现本质,它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
 
  (3)本质和现象的辨证关系:①现象为感官直接感知,本质为抽象思维把握;②现象是个别,本质是一般;③现象多变易逝,本质相对稳定;④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⑤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12,必然性和偶然性(正确分析可能性)(三)★★★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1)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2)偶然性: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3)区别与对立:
 
  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
 
  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4)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会产生三种错误观点:机械决定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以及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完全割裂开来的观点。
 
  13,原因和结果(三)★★
 
  (1)原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2)结果: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3)因果联系的特点: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
 
  (4)辨证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①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
 
  ②相互作用: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
 
  ③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不能例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在不断发展的因果链条中,两者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就是“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14,可能性与现实性(补充)★★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相互对立:(对立统一关系)
 
  ①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②可能性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中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
 
  (3)可能性的复杂性及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依存和转化(没有“有根据的可能性和无根据的可能性”之说)
 
  ①把握可能性这一范畴,要注意区分:可能和现实;可能和不可能;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即非现实的可能(看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多种可能性(特别是相反的可能);概率的大小。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②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
 
  15,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三)★★★★
 
  (1)概念:(质是起点前提)
 
  ①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②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认识量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
 
  ③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要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①其区别的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把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和量
 
  ②其联系是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背熟)
 
 
 
 
 
2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四)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源泉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四点:提供新课题;经验材料;研究手段;规定发展方向
 
  (2)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思想本身不是现实力量,和实践相结合才会变现实,被群众掌握才起作用
 
  ①实践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
 
  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
 
  ③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正确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3)实践的基本特征:①物质性。唯物实践观与唯心实践观的区别;②直接现实性。实践与认识的区别;③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与生物适应活动区别;④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24,传统哲学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四)“听其言而观其行”强调以行验知,以行证知
 
  ①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知行相须,知行互发。②知和行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知行两端,不离不一。③重视“知”的作用。知然后行,“行为知功”。④重视“行的”的作用。行而后知。
 
  25,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四)★感性是基础,理性是升华
 
  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1)相互区别:经验论的错误表现为:夸大了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
 
  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②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身及规律的认识。
 
  ③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反映;理性认识则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
 
  ④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是起点,是初级阶段,不能说是认识的来源);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2)相互依赖:(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区别: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和局限性在于她的直接性和具体性
 
  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唯理论或经验论的错误。
 
  26,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四)★★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的条件:认识完成的标志:运用于实践并取得实际效果。
 
  ①必须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加工制作。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的条件:(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①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②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③理论必须掌握群众,化为群众的行动;
 
  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认识的辩证过程是:①实践认识实践无限循环;②感性-理性-实践

责编:onekao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